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格格党>寒门帝师>第197章 阅卷1

第197章 阅卷1(第2页)

甚至将做此文的童生夸成了司马迁,将此文比作《史记》。

开玩笑呢吧?

那可是太史公啊,别说本朝了,就算是汉以后,又能有多少人达到太史公的笔意高度?

这时,杨寅秋道:“此文章法之运转,气脉之灌输,如子美七言古诗,开合断续,奇变无方而使读者口顺心怡……”

说着到,他挺了挺,又把文章确认了一遍,嗯,通篇古意,不似那日徐鹤的文风。

一念及此,他转头对彭汝玉道:“此童生有院试案首之资,彭知府以为呢?”

彭汝玉比他稍稍沉稳些,点了点头,然后道:“确实,不过还要结合经义题来看!”

杨寅秋知道他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于是点了点头,在此文卷底中间位置画了个圈,做了个记号。

越靠中间,就是名次越高的意思,而这个试卷底部的圈圈,正好在试卷的最中心位置。

也就是说,抛开试帖诗这个不重要的考试项目,只要这个童生的经义题不那么拉胯,那么院试前十也是有希望的。

……

往后四天,杨寅秋一直在临时学道衙门内一边监考一边阅卷。

一共用了三天,他才堪堪将四书题的卷子全部阅完,而这时候,扬州府所有的州县的院试正式完成。

所有的卷子被刻意打乱、滞留后,跟着最后一批四书卷混杂在一起递到杨寅秋的案头。

杨寅秋在审阅完完后,令吏员将各取中试卷按照三等放好。

然后根据页眉各县取录的情况,有所增减。

比如一个县取了二十名,那就要在那个县里再找出十份被罢落的卷子凑数。

而另一个县足足取了五十人,则要再从五十人中剔除二十人。

没办法,各县取录比例都是事先订好的,至于比例如何订?

这是一个很繁琐的事情,肯定是根据本县文教的实际情况,以及进士、举人、秀才、童生的多少订了个合适的数字。

三天订好《四书》题的录取比例,接下来杨寅秋的工作就是再读五经题。

五经题与四书题相比,在院试的权重自然是稍低一筹的。

不过随着科举考试进入乡试及以上的阶段,五经题也逐渐重要起来。

书友推荐:穿成恶毒村姑,我让首辅宠不停帝师狂婿叶辰夏倾月伏波病态宠爱重生影后:夫人又美又飒穿到爹妈造反时紫鼎仙缘我来继承你的遗产鬼怪游乐场[无限]异兽狂潮:开局整治核废水二嫁纨绔:嫡长女她杀疯了嫁给豪门老男人,小娇妻被宠疯了徒儿下山结婚去吧皇叔在上,本妃不二嫁战王在世乖巧替身藏起孕肚光速跑路双璧成何体统山海提灯龙王殿主
书友收藏:乳娘的诱惑我以狐仙镇百鬼千里宦途绝色神医:惊世五小姐盖世神医龙婿叶凡李老板琴琴绝品风流狂医直上青云陈龙林茜康师傅刘佳怡琴琴李老板宣布退婚苏宇小说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穿成恶毒女配,我陪大佬东山再起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乔梁恐怖复苏协议离婚后,夫人转头改嫁了方羽唐小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