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吏部值房。
赵学雍快步轻声走进内堂,在陆远的耳边小声言语。
“部堂,登莱的戚继光、福建的俞大猷一并来了,您要见吗?”
陆远抬起头啊了一声。
“他们俩去过兵部没?”
“韩部堂那已经见过了,他们俩说,是韩部堂让他们二人来见您的。”
“好。”
陆远收拾了一下公案,点头道:“请他们俩进来吧。”
“是。”
赵学雍走出内堂,对着站在外面等候的两名身着甲胄的汉子闪身示意:“俞将军、戚将军,部堂请您二位进去。”
这两位汉子正是从山东和福建赶来南京接受任前谈话的戚继光和俞大猷。
也是巧合,两人竟是同一天到的南京城。
俞大猷大约四五十岁,戚继光则年轻些,看着还不到三十。
二人前后脚跨进内堂,自是一眼便看到了正当中公案后端坐的陆远。
虽然早有耳闻这位传说中的吏部尚书年轻至极,但真亲眼见到还是不由目露吃惊,抱拳见礼。
“末将俞大猷(戚继光)参见部堂。”
若是讲品轶,戚继光这个时候的品轶见到陆远要行赞跪礼,不过他穿着甲胄,便属在营,自然也就无需跪拜了。
陆远面露微笑,抬手:“二位将军快请坐吧。”
“谢部堂。”
两人看座,赵学雍上了茶水后退下,堂内便只陆远三人叙话。
“二位见过韩部堂了?”
“见过了。”俞大猷答话道:“韩部堂说,将我二人分别调往苏州和杭州是陆部堂的举荐,因此我二人便来谒见陆部堂,面请训示。”
“训示谈不上。”
陆远摆了下手:“二位是武官,本官是文官,行伍之事本官不通,也不敢越俎代庖,反误了军机更是不美。
不过既然二位将军来了,那本官便想想听听二位将军有何御倭之策,俞将军先说吧,你是苏州参将,如今朝廷和汪逆大军正对峙于苏州,你可有什么御敌之思路。”
被点了名的俞大猷刚欲起身,又见陆远伸手示意,便端坐回话。
“末将久在福建备倭,所遇倭寇无非是小股流窜之敌,靠着夜渡登岸,劫掠村寨而活,似这般两军堂堂正正对于阵前还是第一次,不过末将听说这一次汪逆大举进攻,仰仗的无非是火炮之利,既如此,末将打算到了苏州之后,将军队一分为二,一面坚守城池,力保苏州不丢,二则于城外深挖地堑,阻碍敌火炮前进。
没了火炮之威胁,汪逆便永远攻不破苏州坚城,正面阻敌只需数月,便可为登莱水师南下、浙直水师北上击败汪逆水师争取时间,只待两路水师南北夹击击败了汪逆的水师,彻底阻断敌自吴淞口遁逃之后路,便可将这一股入侵我大明的倭寇全歼在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