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格格党>贵极人臣>第196章 丈夫未肯因人热

第196章 丈夫未肯因人热(第1页)

第196章丈夫未肯因人热

真真是前世冤孽

萧敬脸上一时风云变色,他待朱厚照睡安稳些后,就即刻出了宫门,去了通政司。此时天光乍亮,通政使本人都不在,只有一个左参议在此。

通政司的左参议不过是五品官,萧敬却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又被赐身着蟒袍,权势之煊赫,堪比外头的部院大臣。他开口就说要提前取走宣府李御史的奏疏,左参议如何敢不应,立即就麻溜地取出来。

萧敬坐进了轿中,就忍不住开始翻阅月池的奏疏。他先粗粗看了一遍,本以为李越被贬出京,又大病一场,再怎么样,也该写几句软话,哪怕提一句谢恩都是好的。

可让萧敬万万没想到的是,李越真能犟到这个地步,满篇都是官样文章,所谈全部都是公事。萧敬还打算拿这封奏疏去宽皇上的心,可现下看来,不把万岁再气病就是好的了。

萧敬重重把奏本一摔,埋怨道:“年少气盛,不知好歹。”

他不死心,又拣起来准备再看一回,谁知,这一回却看出了别样的意思来。按理说,不论是为升官发财,还是为与圣上赌一口气,李越在宣府都应费尽心思做几桩大事,可这奏疏中尽谈得却是宣府的底层治理,所举的事例皆是小案。萧敬按捺住不解,细细读下去,谁知越读越惊喜不已。

譬如就申家屯村的劫匪、流民扰乱治安一案,有些官吏就是抓人了事,但是李越不这么做。他写道:“世上既无生而治之的良民,也无生而乱之的暴民,治乱与否,不在百姓本身,而在治道是否得当。”

在他看来,宣府数村的不稳虽是小案,可细思背后却有大弊。萧敬看到此心中称是,他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否则也不至于入宫做了太监,寻常老实巴交的百姓要不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谁会敢来和朝廷作对。

他继续看下去,李越认为流民四起有以下几个缘由:一是鞑靼长年在春秋时节烧杀抢夺。百姓春耕不及,秋收时又两手空空。有些人辛苦一年,到最后竟然同白做没有两样,再加上地租的高昂,他们被逼无奈,只能出来流窜。二是近年灾荒连连,灾民在本地得不到救济,于是出来逃荒。三是豪强劣绅,侵占土地,淫辱妇女,有些长工忍无可忍,索性动手杀人,背上命案之后,只能外出逃亡。

并且,流民的出现意味着本地的人口流失,人口流失直接带来的就是赋税不足。地方官吏为了保证税额,竟然推行“陪纳”制度,将流民身上的赋税强行让同乡代为缴纳,这就让本地的良民也跟着一齐破产,被迫流亡。

并且,这会带来恶性循环,逃得乡民越多,陪纳的数额就越大,而陪纳的数额越涨,负担不起的乡民逃窜得也就越多,长此以往,必会惹出大祸。

至于,流民之事出现已久,乡里却无计可施,这并不是当地的将官不用心,而是流民目前尚未闹出大乱子,将官又忙于同蒙古作战,所以无暇顾及。而当地的百姓或与流民相熟,不忍大动干戈,村中一盘散沙,也无法团结起来抵御,所以只能任人宰割。但他李越既然身为巡按御史,自然是要查漏补缺。

西周时行乡遂之制,春秋时推行什伍制、连坐制,宋时王荆公推行保甲法,前元时则以社长来管制乡里。我朝太祖皇帝也曾推行里甲制。可见,管制流民不能全靠武力镇压,在肃清之后理应对现有底层的治道进行适度的调整。

萧敬正待继续看下去,就听帘外的轿夫道:“老爷,到宫门口了。”

萧敬闻声一愣,却迟迟不下轿,外头的轿夫茫然不解,忍不住再唤了一声:“老爷?”

接着就听萧敬在里头道:“先去杨学士府上。”

萧公公端坐在青呢大轿里又是苦笑,又是叹气:“真真是前世冤孽,两个冤家闹事,却苦了我这个老头子跑腿。”

而顷,萧敬就到了杨廷和府邸外。杨廷和一家还在用早饭,忽听下人来报,萧太监来了。这可把全家人都惊得不轻。杨廷和急忙整理衣冠迎萧敬入正堂,他问道:“萧公匆匆而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萧敬将李越的奏疏递给杨廷和,叹道:“石斋公先看过再说。”

石斋是杨廷和的号。

书友推荐:徒儿下山结婚去吧春日宴权路迷局:绯色官途叶辰夏倾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嫁给豪门老男人,小娇妻被宠疯了惹怒神医等着倾家荡产吧孙准浩赵雅欣全免阅读春水摇跟前任分手后,深情男二上位了!孙准浩赵雅欣豪门小可怜,她靠算命成大佬嫁纨绔成何体统我来继承你的遗产我给天后写歌,你们说我薅羊毛?重生影后:夫人又美又飒穿成恶毒村姑,我让首辅宠不停我见南山一刀劈开修罗场(快穿)太子退婚?她要做皇后!
书友收藏:寒门差役老秦吴晴晴龙婿叶凡我以狐仙镇百鬼乳娘的诱惑医仙临都顶级村医千里宦途穿成恶毒女配,我陪大佬东山再起天眼鸿途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绝品风流狂医绝顶龙医误入官路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裴宴戚絮江北叶初然骆雪琪结局三分瘾白音洛周庭柯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林钰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