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格格党>寒门之士科举>第136章 知府事

第136章 知府事(第2页)

众人一联想,柳贺是南直隶本地的官员,乡试座师是吏部左侍郎王希烈,只差一步就能迈入尚书序列,何况吏部侍郎的分量一贯是很重的,如今内阁的阁臣中,吕调阳与张四维皆任过吏部左侍郎一职。

而柳贺会试时的座师是……张居正与吕调阳。

若按一贯的观点,弟子一切承于师……罢了,倒不如说柳三元天生难惹。

……

“这柳三元当真不怕得罪了盐司?”盐运司一位官员嘀咕道,“日后城中收税,及府衙兴学校、水利等,都得依靠盐运司衙门。”

“柳三元年少,心气总比旁人高些,等他真正撞了南墙,就当知晓得罪盐司多么不智了。”

扬州城中富商众多,尽管一府财税并非仅由盐商,但盐商们在此兴商业、修学校、兴水利、助危济困,扬州府城中大大小小的客店、商铺、码头,均和盐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几年高邮、兴化等地遭遇水灾,前任知府

便是请府中富户慷慨解囊,盐商们出了大力,前任知府甚至专门为盐商们刻录了乡贤集。

在这种情形下,柳贺着实不该得罪盐运司衙门。

……

柳贺上门倒也不是纯粹恶心王焕,这六千多两银子虽没什么大用,却可以支付一部分此前欠下的俸禄,而且这笔银子在府衙众人看来已经是收不回的烂账了,柳贺一出手便将银子要了回来,如此也可展现柳贺这位新任府官的威信。

柳贺这几日一直在熟悉衙门中的情况,对扬州府衙上下也有所了解。

扬州府衙中有同知一人,通判二人,推官一人,柳贺上任后,刘同知和姜通判便已和柳贺交了投名状,唯有一位程通判据说是前任谢知府的心腹,他在府衙中分管钱粮,柳贺要账册时,钱粮上的账册上交是最迟的。

柳贺看书快,账册这块,因为有前世的基础,他看起来自然也毫无阻碍,府衙去年的账目及文册他只用了几日就全部看完,看过之后柳贺的感受是——谢知府在任上是干了事的,但干的不多。

以柳贺对谢知府的了解,对方是那种酷爱抓权之人,同知虽为佐贰官,但因谢知府专横的缘故,刘同知的权力甚至不如程通判,后者因谢知府之故在府衙中如鱼得水,俨然是府衙中的二号人物。

谢知府在任时,刑名判案比以往少了许多,但百姓递交的诉讼却并未减少,百姓递交诉状,诉的多是府城中有根基的士绅,谢知府对此却毫不积极,以致柳贺一上任,付推官便将历年的刑诉案卷堆到了柳贺面前。

这是刑名上。

工程上,谢知府倒是把扬州府衙修葺过一遍,柳贺也是沾了他的光,所用的家具桌椅等都是上品,然而谢知府也只是好自身享受罢了,府学年久失修,府学教授及工房书吏都数次上报此事,谢知府却置之不理。

除此之外,城外的粮仓也常有虫蛀,导致耗损严重,谢知府命户房关照一二,户房上报问题后,他只命江都知县解决此事,之后便没有再问。

但谢知府却与漕督衙门、盐运司衙门相处极佳,在本地士绅口中也很有官声,府中有事时,众士绅都慷慨解囊。

河工一事之前是由柳贺负责,扬州城中的情况柳贺了解颇多,倒不必额外再关注。

外官在任上,最重要的便是财税、刑名、水利、文教等事,柳贺初时不觉,自己真正坐到这位置上,才觉得事务繁杂博大,几乎事事都要耗费大量精力。

当然,治理一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柳贺必须要徐徐图之。

书友推荐:成何体统重生影后:夫人又美又飒徒儿下山结婚去吧挚爱背叛,美女总裁找我领证我见南山乖巧替身藏起孕肚光速跑路帝师狂婿叶辰夏倾月龙王殿主皇叔在上,本妃不二嫁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烈火浇愁重生七零,搬空敌人仓库去下乡鬼怪游乐场[无限]穿到爹妈造反时孙准浩赵雅欣全免阅读嫁纨绔神豪:我真的是大反派啊孙准浩赵雅欣官嫂伏波
书友收藏:裴宴戚絮绝品风流狂医千里宦途璀璨人生叶辰萧初然方羽唐小柔林明江萌顾总,夫人离婚后成了全球首富医仙临都直上青云寒门差役乳娘的诱惑万千风情精品篇玄幻:九世成红尘仙,震惊女帝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人间政道琴琴李老板穿成恶毒女配,我陪大佬东山再起误入官路乔梁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