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格格党>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第134章 派遣儒生过去

第134章 派遣儒生过去(第2页)

自从朱元璋诛杀了汪磊,和另外一个读书人的九族之后,天下读书人中间,还是有不少对他不利的流言的。说皇帝行事残忍,听不进逆耳忠言。

如今,刘伯温,高启这些文官们这么说,就等于是站在了皇帝这一边。

从此以后,对皇帝不利的流言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下读书人会嘲笑汪磊鼠目寸光,差点悟了国家大事。自古以来都是书生误国者居多,没有很高明的眼界,就不要妄谈国事。偏偏那些书生又十分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的眼光比朱元璋还要高。

他们只是读了几天书而已,闭门读书,连远门都没有出过,而朱元璋则是从乞丐当上了皇帝,曾经转战了中原的大江南北。

二者怎么比?

……

“如今,高丽纳入大明版图已经成了定局。”朱元璋道,“但高丽百姓的思想和文化都很落后,他们不尊王化,不习圣人之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派遣大批儒生过去,教他们尊王化,学习圣人之道。”

“所以大明需要马上派遣大批的儒生过去,教导他们学习圣人之道。并告诉他们,高丽是箕子的后人,而箕子,是商文王的儿子,高丽和中原人本是一家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不分你我。大明的官员过去管理他们,是自己人管自己人,以后大明和高丽共同繁荣昌盛。”

“孔圣人是我们的,同时也是他们的,他们应该遵守孔圣人忠君爱国的思想。端午节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太极八卦也是如此……总之,要让他们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

需要儒生过去教化他们?群臣闻言无语了:大明现在已经在实行文化变革了,新兴的文化注重个人思想开放,已经在逐渐淡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而现在皇帝居然要派儒生去高丽,教高丽人儒家思想。

“刘伯温,宋濂,高启你们是当今大明最有名气的大儒,你们觉得,该派哪个去高丽行省呢?”朱元璋问道,“是你们哪个亲自带来一队儒生过去,还是给咱推荐一人?”

宋濂,高启,刘伯温三人对望了一眼,都没有接话。他们还是有点眷念中原的,不想不远千里到高丽行省去。他们年龄都很大了,没有年轻人的闯劲。

刘伯温,现在只想回青田去养老。

而高丽哪个地方太远了,而且不尊王化的百姓居多。如果由他带着儒生过去,需要做的事情必定很多,也很累。就像开辟一片新的文化战场,要打一场文化战争。

甚至个人身家性命,还有可能遇到威胁。

毕竟,高丽人,不是中原人,其中必定有不少极端分子。

虽然他们都是炎黄子孙,但这个观念并不太深入。

而宋濂高启二人,也是同样的想法。

“臣为陛下推荐一人。”刘伯温道,“翰林院学士马君则,可担此任。”

“老臣也是这个意思。”宋濂道,“马生学识渊博,对儒家思想了解的尤其透彻,在儒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今年才二十来岁,年富力强,干劲十足。正好远赴高丽行省,为陛下建功。”

“臣也推荐此人。”高启道,“马君则为人还十分机警,他的能力足以胜任。”

“好!”朱元璋道,,“就让马君则抽调两千儒生过去,这两千儒生,至少要有两百在翰林院中挑选,都必须要儒学功底扎实的。其余的随从人员,至少是秀才功名以上,去了之后也不至于丢了大明的脸面。”

“要从翰林院抽调两百人走?”高启一下郁闷了,“陛下,你一下抽调走那么多翰林院的人,翰林院都空了。而且还要调走一千八秀才,大明哪里有那么多秀才?”

书友推荐:陌上花开满时战王在世重生影后:夫人又美又飒春水摇豪门小可怜,她靠算命成大佬御天武帝穿到爹妈造反时春日宴神豪:我真的是大反派啊穿成恶毒村姑,我让首辅宠不停我见南山帝师狂婿叶辰夏倾月成何体统渣爹夜夜求复婚小娇妻她被沈医生蓄意撩宠秦晚沈宴辞叶天明林清允全文免费阅读皇叔在上,本妃不二嫁嫁给豪门老男人,小娇妻被宠疯了官嫂山海提灯
书友收藏:恐怖复苏裴宴戚絮绝品风流狂医韩尘李美姣全文免费阅读寒门差役官道之步步生莲官道之权势滔天林峰康师傅刘佳怡玄幻:九世成红尘仙,震惊女帝绝色神医:惊世五小姐仕途红人之驭娇有术协议到期,前妻改嫁死对头林明江萌秦天明尹雪晚江北叶初然骆雪琪结局医仙临都叶辰萧初然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我以狐仙镇百鬼